雞母狗這名稱聽來驚悚,但實際上是使用在來米捏製成動物外型的獨特冬至飲食文化。
今年53歲的澎湖縣民陳姓女士回憶道:「不是人人家裡都有石磨和人力,於是村民會拿著米到專門店家去排隊研磨。」研磨成類似米縻狀態後,回到家還得用大石頭壓除水分,接著再拿一小坨米粹(或稱粿粹)加點沙拉油炒熟,用這一小塊混拌其他米糰來捏製,「米糰的水分控制很重要,過濕的雞母狗蒸好後站不起來,太乾又會裂開。」陳女士認為捏雞母狗可說是十足看經驗呢!
婦女們三三兩兩地圍坐一起,在來米糰在巧手之下,被捏製為雞、狗、牛、豬等動物外觀,剩下的米糰則順便捏製湯圓等其他形狀(因此此時吃到的湯圓不比糯米Q彈,口感較有嚼性)。
身負起澎湖文化與旅遊推廣,近年來舉辦澎湖冬至小旅行深受遊客喜愛的「沿著菊島旅行」站長一筆則說到,雞母狗小如一顆雞蛋般大小,為了讓牲畜活靈活現,還會再點上俗稱「紅花米」的紅色色素畫龍點睛,把潔白的動物形狀妝點上五官更顯逼真,但小孩才不顧大人的講究,一定不安分的非得把米糰捏成愛心、大便等奇形怪狀才甘願,不只把米糰當成黏土玩,把雞母狗綁線偽裝成寵物,也是澎湖人小時候的共同回憶。
在澎湖街道上,也看得到雞母狗放大版的裝置藝術。(圖片來源/沿著菊島旅行網站